關于西紅柿花芽分化
發布時間:2017-03-07
一、花芽分化指的是花的最初形成。西紅柿從2片真葉時開始進入花芽分期,2---7真葉時分化1----3穗花,8----11片分化第4—6穗花,12片葉子時分化7層以上的花穗。花芽分化期夜溫長期低于12 度,容易分化出多心室的畸形花,以后形成的果實(果臍大,果形扁,甚至漏籽,幼果頂劣。)另外,點花藥濃度大,會畸形,會有激素中毒現象。如點花時間過早也會出現僵果,點花時間過晚也會裂果。
因此,對于早春栽培(一般3—4穗果),應特別注意2---6片真苗期夜溫管理葉的苗期夜溫管理,不宜長期低于12度。
對于秋延遲西紅柿的栽培,應特別注意培育壯苗,少使氮肥,防治徒長。
(8---9)播種的越冬栽培,應特別注意12----2月的低溫階段估計也就是4—6穗花的花芽分化發育期,一定要注意保溫。畸形花的分別:一般表現為花蕾偏大,花瓣多,花柱粗,子房偏。對于畸形花發現后應及時摘除,盡量留正常花。
西紅柿從兩葉一心開始,直至摘心打藥加《壯園甲》800倍噴霧。實驗證明,打藥加《壯園甲》對于優質花芽的形成,以及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,實現高產優質有很好的效果。
把握好點花藥的濃度:不同的季節,不同的溫度,不同的品種,點花藥的濃度也不一樣,即便是相同的濃度,點花時間不一同,點花的效果亦不一樣,所以點花藥的濃度和點花的技巧是一門技術。
在正常點花時,首先注意棚溫,不同的溫度,點花藥的濃度不一樣。例如:2·5%防落素在氣溫20度時1支兌水0·5公斤,25度時兌水0·75---0·9公斤,而在30度時就得兌水1---1·25公斤,24---D的用量同上。
而當前最先進的西紅柿專用點花藥劑《點花特靈》則不用稀釋,直接點花柄即可。且果實周正,畸形果少,坐果率高,在多個蔬菜產區使用范圍廣。
如果點花藥----激素。使用不當后果很嚴重。1:濃度大時,幼葉出現激素中毒現象;出現幼果開裂,漏籽,果實畸型多;嚴重時植株變形,產量下降。2:濃度輕時,會出現點不住花,果子少,產量低,大臍果,扁形等。
特別注意的是:點花時盡量選擇優質花朵,及時摘除畸形花。點花時的溫度不得低于12度,不得高于30度。
二:施肥
西紅柿奪高產,重視底肥很關鍵,在整個生育期底肥占3分之1,沖施肥占3分之2,葉面肥補充為輔。在追肥得過程中,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補充,用一些螯合液態肥效果好,像《硅力奇》---《全能鉀王》及氨基酸類的肥料。沖施肥的好壞不在它的含量高低,而是看作物對它的吸收程度,因為吸收才是關鍵!
一般留3至4穗果的秋延遲和早春栽培每畝使用腐熟的有機肥如雞糞4--6方復合肥50公斤,陽光生態有機肥150---200公斤,知根知地礦物肥100公斤。
越冬栽培和貨架期期較長的西紅柿施肥量要大,有機肥10-15方,復合肥15N--P6-K20的100公斤,《激抗菌生物肥》100公斤,《知根知地礦物肥》100公斤。
為防止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失調(旺長不坐果)的技術我已在其他材料中做過詳細的介紹:用最新藥劑《利豐》3毫升兌水30斤,可混加其他農藥,用后莖稈粗壯,開花坐果能力強效果明顯,且無藥害,是當前控制旺長的理想藥劑。
西紅柿澆第1水時,一般等到果子像核桃---雞蛋大小時開始,追肥以硝酸鉀肥為主,髙鉀低氮。是當前應用比較廣泛有西紅柿專用肥---《全能鉀王高效水溶肥》和《硅力奇》每次6公斤交替使用效果神奇。
為了高產,避免植株缺素癥的發生,及時通過葉面追肥的方法進行根外追肥,補充在生殖生長過程中所需的微量元素。
因為缺鈣會致使幼果開裂,會發生臍腐病,青皮,果實無光澤。
缺鎂,會使西紅柿中后期葉肉發黃影響光合作用。
缺硼:嚴重時能使植株停止生長,果芽枯病實表面粗糙,易得芽枯病,容易裂果。
葉面補鈣一般從苗期一直到采收中期間隔10--15天《離子鈣》500倍+牛奶600倍一次,補鎂用0·2---0·4的《硫酸鎂》即可。補硼用600的《速樂硼》或5%的硼砂。最好的辦法是--用天然礦物肥《知根知地》水溶液(5斤肥+10斤水浸泡)但是必須加上植物的免疫制劑《壯園甲》800倍,一至二次,效果好。
三:合理整枝與管理,多用《硅力奇葉面肥》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產量,品質好。
合理的整枝留果,不但能促進根系發育還能協調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平衡。爭取連續做果 ,實現優質高產。
心得1:斜臥栽培,向北斜栽
心得2:第1穗花不留,或少留
心得3:秋延遲和早春栽培提倡3-4穗果摘心。
心得4:貨架期較長的品種,在周年的栽培過程中,提倡整枝換頭。具體做法:在第三穗花以上留3葉子后摘心,然后在花穗以上留一健康側枝,再留3穗花再摘心。
這樣做會使植株的營養向生殖生長轉化的快,(因為西紅柿的特性是:越摘心越旺)往往比主枝上的果實商品性更好。同等情況下如:都是留9穗果摘心的比不摘心的品質好,產量高。
四:把握好合理的栽培密度:一般貨架期較長的西紅柿品種密度要小,要是密度大了,會果子小,病害多,商品性差。
一般早春與晚秋栽培密度3000--3500株左右。
越冬一大茬約2500株左右,最多不得超過3000株。
五:及時預防病害:像早晚疫病,葉霉病,病毒病,頸基腐病,灰霉病,及一些生理病害,和蟲害等詳見------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新編》。